当前位置:首页 > 地理知识 > 正文

初中地理知识点地貌类型__地貌类型归纳整理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初中地理知识地貌类型,以及地貌类型归纳整理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新教材地理常见地貌类型第一课时

1、喀斯特地貌:指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和化学作用形成的洞穴、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。黄土地貌:在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发育在黄土地层(含有大量碳酸盐类的半成岩)上的地貌。

2、冰川地貌 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。地球陆地表面有11%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,主要分布在极地、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

初中地理知识点地貌类型__地貌类型归纳整理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新教材地理常见地貌类型是片岩风化地貌。知识拓展:风化地貌是由风化作用所形成的地貌。它的形态与石性质,地层产状以及地质构造发育程度有很亲密的关系

4、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,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。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、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,主要有海蚀洞、海蚀崖、海蚀平台、海蚀柱等。

5、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,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,地表千沟万壑,支离破碎。我国黄土集中分布范围:北起长城,南界秦岭,西从乌鞘岭,东到太行山,地理上称为黄土高原喀斯特地貌 又称岩溶地貌。

初中地理知识点地貌类型__地貌类型归纳整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6、喀斯特地貌: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,如广西云南等地。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、天坑等地理现象。海岸地貌: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,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,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。

新教材地理常见地貌类型

沙漠、沙丘地貌 沙漠、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。它们主要由新月形沙丘、沙丘链、沙垄和沙地组成。

喀斯特地貌:指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和化学作用形成的洞穴、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。黄土地貌:在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发育在黄土地层(含有大量碳酸盐类的半成岩)上的地貌。

喀斯特地貌: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,如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、天坑等地理现象。海岸地貌: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,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,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。

黄土地貌:土状堆积物,多因流水侵蚀作用,主要表现为地表破碎,似千疮百孔。喀斯特地貌:又称岩溶地貌。它以溶蚀作用为主,包括流水的冲蚀、潜蚀,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。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地貌。

常见的地貌有:1:流水地貌。流水搬运侵蚀堆积作用。2:火山地貌。3:风成地貌。典型的属雅丹地貌。主要是由於风蚀作用形成。4:冰川地貌。冰川搬运、堆积、磨蚀作用。5:冻土地貌。6:海岸地貌。水蚀作用。7:喀斯特地貌。

山地 山地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地貌类型,占全国地貌总面积的75%,其特征是地形多为山脉、山谷、山坳、山峰等山地形状,地势高低不平,山脉多为梯状、折线状或环状,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、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。

七大地貌类型

1、地貌是指地球表层的自然地形和地质特征。根据地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,可以将地貌划分为七大类型:高山地貌、丘陵地貌、低山丘陵地貌、台地地貌、平原地貌、盆地地貌和海岸地貌。

2、典型地貌类型七大地形有:平原、高原、山地、丘陵、盆地、冰川、海岸。地貌类型是地貌形态成因类型的简称。指从形态成因上进行地貌分类。自然界中地貌形态有大型、中型、小型或微型等,地貌成因类型 是相当复杂的。

3、根据外营力,通常划分为流水地貌、湖成地貌、干燥地貌、风成地貌、黄土地貌、喀斯特地貌、冰川地貌、冰缘地貌、海岸地貌、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。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划分为侵蚀的和堆积的两种类型。

初中地理知识点地貌类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地貌类型归纳整理、初中地理知识点地貌类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最新文章